2020 綜所稅新制!
2大流程改革+5 個節稅新規定
5 月到來,也代表即將進入報稅季,今年個人綜合所得稅(以下簡稱綜所稅)的申報時間,同樣是在 5 月 1 日開跑。不過,受到疫情影響,繳稅的時間延長至 6 月底,另外也需注意新上路的 5 項報稅新制,包含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,還有薪資所得加入「名模條款」。
申報時間延期:
繳稅時間延長到 6 月 30 日,符合條件還能分期付款
政府考量到疫情影響,一般納稅人在 6 月 30 日之前繳納綜所稅即可,而牌照稅、房屋稅等也都有延長繳納期間。如果因為疫情影響、短時間無法負擔綜所稅的工作者,財政部也開放延期或分期,可於 6 月 30 日之前申報,並填寫線上表單或臨櫃申請,繳納期間最長可延期1年,或最多分為 36 期(每月)付款。
申報方法更便利:
很多人報稅時最感困擾的是手邊沒有讀卡機,無法使用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申報,今年報稅就加入了新機制:拿著自然人憑證和已經註冊的健保卡到4大超商,插入 ibon、Famiport 等多媒體事務機(KIOSK),就能取得「查詢碼」。有了查詢碼,再回到網路申報系統、輸入身分證字號與戶號之後便可申報,不用再自備讀卡機。
假如你今年的綜所稅稅額在 2 萬元以下,還能直接在超商印出「補印稅額試算繳納單」,拿到櫃檯繳費,直接完成報稅。
今年也導入「台灣行動身分識別」(FidO),如果你有自然人憑證的話,可以申請綁定這項服務,未來打開手機 App、經指紋或人臉等生物識別成功之後,便能快速登入申報系統。
2020 報稅新制:5個節稅新規定
基本生活費調漲、特別扣除額增加方案
報稅方式、流程改變,今年報稅季也新增 5 項制度:
1. 基本生活費調高到17萬5000元
相較去年每人基本生活費為 17 萬 1000 元,今年調漲 4000 元。
2. 增列每人 12 萬元的長照特別扣除額
只要納稅義務人、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符合身心失能的資格,像是可聘請外籍看護、使用長照機構服務,每人就能扣除 12 萬元。不過,這項扣除額有排富條款,基本所得額超過 670 萬元、適用稅率 20% 以上,或股利及盈餘按28%分開計算者,不能扣除。
3. 放寬扶養親屬的標準
之前申報扶養未滿 60 歲的直系尊親屬,或 20 歲以上未就學的子女和兄弟姊妹,條件是他們「無謀生能力」,而無謀生能力的定義,是領有身心障礙、殘障手冊,或年收入低於 8 萬 8000 元。今年放寬條件,符合上述長照資格的話,兩者都能列為扶養親屬,至於尊親屬的年收入低於基本生活費的話,同樣能列報扶養親屬。
4. 同志伴侶可合併報稅
2019 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志伴侶專法的國家,去年結婚的納稅人,今年可以合併申報,建議申報前試算哪種方法划算。
5.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、「名模條款」上路
今年除了定額 20 萬元,還可選擇核實申報「職業專用服裝費、進修訓練費、職業上工具支出」。不過,服裝費、工具支出最高得申報當年度該職業收入 3%,進修訓練費則是當年度收入 3%,只有年收入超過 222 萬元、且這 3 項支出都超過限額者,選用這項方案才會比較划算。